發現搖籃裡的科學家 解讀嬰兒8個不可思議

2024-12-06

腦科學和發展心理學不斷推翻「初生兒是一張白紙」的理論
看似柔弱無助的小人兒,不但能思考、推理、認知和學習,還可辨認外在刺激的細微差異
儼然是個小小科學家!
1. 剛出生就會模仿大人的表情 嬰兒天生愛學樣,出生的小寶寶竟能模仿大人吐舌頭、動眉毛,這需要視覺和肌肉運動彼此的準確配合!
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,是啟動語言和身體發展的第一步。
2. 剛出生就能一眼認出母親 嬰兒具有超乎常人的觀察力。
初生兒即便視力只有○.○二,卻能在出生幾小時內,從眾多女性當中,迅速辨認出母親的臉,當嬰兒九個月後,這種驚人辨識力將逐漸減退。
3. 寶寶用嘴巴判斷形狀 嘴巴是嬰兒最靈敏的觸覺感官。
早期學習多是透過嘴巴的觸覺經驗,展開對周遭事物的探察。
4. 五個月大就有加減概念 研究發現,五個月大的嬰兒已有數字加減的概念,也會意識到數量的改變。
5. 寶寶出生就有同理心 嬰兒一出生就具同理能力。當嬰兒聽到別的寶寶哭泣的錄音聲,就會跟著哭起來
如果播放的是自己的哭泣聲時,嬰兒多半不會有所反應。
七個月大的嬰兒,就可辨認人類聲音中的情緒起伏,既能感知周遭人的快樂或悲傷的情緒,一旦對方面露悲傷表情,嬰兒也會出現撇嘴等表情
如果見到對方開心,也會不禁咧嘴而笑。
有趣的是,一歲多嬰兒還能主動運用同理心解決問題,例如:主動伸出手,安慰身旁哭泣的同伴。
6. 剛出生就能區分母語和外語 六個月的寶寶光憑天生的讀唇能力,就可準確把說話者的發音嘴形和實際聲音做配對,聽到「啊」聲,寶寶會看著張大嘴巴的那張臉
聽到「咿」聲,則轉頭看著嘴角拉成一直線的臉孔,當嬰兒九個月大時,大腦語言功能開始專精化,對母語的敏感度漸增,全面的音素敏銳度也就逐漸喪失。
7. 三個月大就會推理 未滿四個月的嬰兒已是個小小推理家,不但能理解因果關係,也熟悉慣性法則。
實驗發現,當嬰兒看到積木違反重力原則,懸在半空中,會面露驚訝表情,也看得比較久。
反之,當積木被放置在地上,嬰兒則一點也不感意外。到了九個月大,嬰兒更能根據過去玩過的物品外形,將周遭事物進行分類和歸納,以觸類旁通的方式認知這個世界。 8. 寶寶看得出誰是好人,誰是壞人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‧布魯姆指出,區分善惡似乎是嬰兒與生俱來的驚異本能。
實驗發現,寶寶六個月大時,還無法用言語表達自我,卻能做出「喜善厭惡」的反應。
陳念怡 (親子天下專特刊)

臺中市私立手中寶托嬰中心

地址:台中市烏日區中華路6號

電話:04-23383580